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豫剧

豫剧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全国国有专业剧团163多个,民营剧团2239多个,从业人员10万多人。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清朝之前

清朝时期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封丘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许门两家,蒋门在在开封市南面的朱仙镇,许门在封丘县的清河集村,都曾办过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清河集的天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的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知名演员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并称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
民国五年(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报》载:“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除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并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四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
民国十五年(1926年),义成班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民国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教育厅又成立了戏曲审查会,颁发各种《章程》。以樊粹庭、王镇南、邹少和、蒋文质、张介陶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
民国十九年(1930年),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开封创办豫声剧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河南省教育厅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开封组建豫声戏剧学社,对戏剧的科白、词句、腔调、做工、化装、行头进行改革,对豫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戏剧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声势;镶入时代思想,提高了剧目、唱词的文学品位,发挥了唱念做舞的综合优势,改革了旧曲,合流了唱调,创立了新腔新韵。樊粹庭还将同乐戏院改为豫声剧院,邀请豫剧皇后陈素真及赵义庭等人组成强大的演出班子在豫声剧院售票演出,改编后的豫剧颇受欢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报》载:“每晚座无隙地”。

抗战时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樊粹庭陪同陈素真从开封动身赴北平学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樊粹庭、陈素真二人动身返豫,开启了河南文艺界第一次抗战募捐义演的大幕。义演到商丘改名为狮吼剧团,并编写了《涤耻血》、《伉俪箭》、《克敌荣归》等抗战剧目。以宣传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战士,被称为热心救国之模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开封沦陷,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提,黄河泛滥,民众流离失所。有不少豫剧团体进入西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狮吼剧团迁到西安。

内战时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崔兰田在西安创办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等,西安成为豫剧的演出的重要阵地。还有一些演员进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兰花、马金凤、阎立品等。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国军将领黄杰率领近四万官兵撤往越南富国岛,这些官兵多为苏、鲁、皖、豫诸省人,部队中有一军官李久涛,其太太张岫云原是唱豫剧的红角。大家号召张岫云成立剧团(后命名为“中州豫剧团”),专门为官兵们表演,以慰藉乡情。

解放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民党为表现其文化正统性而提出“弘扬中原文化”的主张,豫剧做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湾得到大力发扬。1950年,陆军政战文工体系在高雄凤山排出台湾第1批豫剧公演。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台湾豫剧环境受到影响。在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台湾豫剧团是隶属于台湾地区文化部门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的国家级公立豫剧表演团体。
19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职业演出团体,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导演杨兰春、作曲王基笑开辟了一条豫剧现代戏道路,创造了以《朝阳沟》为代表的反调唱法,被称做“现代戏流派”,是豫剧中的歌剧。《朝阳沟》成为一部不可复制的经典。但随之产生的大量豫剧现代戏,也令不少业内外人士担心,因优良传统唱腔在现代戏中的异化和丢失,以及选材审美、唱词设计艺术性的严重缺失,豫剧的雅和韵无法在豫剧现代戏中得到体现,致使豫剧的品位和品质严重下降,并且还造成万人一腔的局面。
1951年,台湾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队)。该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台湾地区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大鹏豫剧队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台湾地区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
1953年,黄杰的部队迁台,划为台湾海军陆战队,驻地高雄。迁台后的“中州豫剧团”在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关心和时任职参谋长于豪章的支持下,改组为“飞马豫剧队”。同年4月初的一天,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介寿堂观看了一场豫剧,在演出过程中,蒋介石连声称好,谢幕后,他脱去军帽,频频向台上招手,并对在座的政府要员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
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成立,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戏曲艺术的新生力量为己任,以豫剧专业为主的河南省戏曲学校(今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决定在年底召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12月举行的观摩大会上,共有23个剧种参加演出,豫剧剧目几乎占演出剧目的一半。
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有一批豫剧工作者如陈素真、阎立品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2年整并成立陆光豫剧队。台湾海军陆战队有飞马豫剧队;联勤有四四豫剧团。
台湾第3个豫剧科班,是还没有培养出毕业生就随剧队停办了的台湾陆军陆光豫剧队学生班(在读生转到飞马豫剧队学生班)。
从1940年到1960年,豫剧开始向全国更广的范围传播,四十年代西进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五十年代南下湖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北上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传播至全国二十多个省份。
1965年,在飞马豫剧队要奉命解编之际,蒋经国在高雄听取了海军和陆战队的长官们的意见后,下令保留飞马豫剧队,蒋经国还想办法解决了豫剧队的经费问题。1965年起台湾军方政战体系开始逐个解散各军种的豫剧团队。
1966年,台湾空军业余豫剧团在屏东解散(联勤四四豫剧团已先散班)。

文革时期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还有许多豫剧演员遭到批斗,如常香
1969年4月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蒋介石指明要看豫剧,并看完新编历史名剧《杨金花》上下全场,盛赞豫剧具有教忠教孝的意义。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文革时期,豫剧除了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新创做的剧目。
1971年,陆光豫剧队解散,只有1965年获时任台湾地区国防部门负责人蒋经国下令特别照顾(时任副队长张岫云越级向小蒋力争,小蒋定调后,张在1968年退休)的飞马豫剧队留下。
1973年,台湾最后1个民营豫剧团:凤麟豫剧团散班(此前还有1个民营的捷音豫曲团已解散),从此台湾只有公营的飞马豫剧队1个豫剧戏班。
1974年,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豫剧电影《秦良玉》,呈献蒋介石,甚获赞赏,并令颁三军观赏。
受父亲影响,蒋经国对豫剧亦情有独钟,在他担任台湾地区行政部门副院长期间,就观赏过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剧,并向严家淦和何应钦等人推荐。
1978年,台湾军队第14届文艺金奖会演上,总统蒋经国亲临观赏,并颁发给飞马豫剧队奖金四万元新台币。
文革结束后,传统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
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力上确立了陈、常、崔、马、阎五大旦角以及唐喜成李斯忠等生净一些流派。
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改革开放

1990年,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
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大幕。此后,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
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进入双向交流时期。
1994年,河南电视台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996年,台湾军方决定不再经营戏曲剧队,1月1日,飞马豫剧队从台湾地区海军陆战队移到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下,改成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它就是现在的国营台湾豫剧团。
1998年4月,由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带领的郑州市豫剧团40人首次以整团的形式赴台湾演出。

二十一世纪

2000年,台湾豫剧团首次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演出造成空前轰动。
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
2008年3月6日,台湾豫剧团脱离国光剧团独立,成为其对等机构。
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为豫剧版《约束》,此两出跨文化新作,为豫剧在台之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发展,开启创作新道路,演出获得很高评价。
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2011年,由中国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政府、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豫剧盛会中国豫剧艺术节,河南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台湾等多个省(区)的豫剧团参与展演。开幕式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 洛阳牡丹马金凤、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两位大师荣获第二届中国豫剧节“豫剧终身成就奖”。
2012年5月20日,台湾文化部成立后,台湾豫剧团隶属于台湾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台湾豫剧团的演出风貌以“结合现代化与本土化,展现包容性与创新性”为发展标志,强调豫剧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湾内涵。同时,跨文化或跨界创作观念成为台湾二十一世纪创作风潮。
2015年9月11日,河南豫剧院二团,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领衔主演的新编大型爱国主义豫剧《苏武牧羊》亮相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唱腔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员,不仅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
祥符调
祥符调发源于封丘,是豫剧的母调。为标准的中州音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俏丽。祥符调唱词通俗易懂,多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流传小生多用假嗓,老生用真嗓、假嗓等,旦角多用假嗓,丑角多用真嗓和假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清新典雅、悠扬婉转。代表人物中,旦行有陈素真、马双枝、李景萼、阎立品、桑振君、张岫云、宋桂玲、王秀兰、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张水英等;老生有唐喜成;丑行有牛得草、高兴旺等。
豫西调
豫西调(西府调),发源于洛阳。 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真嗓,真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中,旦行有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苏兰芳、汤兰香等;老生有三张一周、贾宝须、王遂朝等;武生有王二顺等。
豫东调
豫东调发源于商丘。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咬字较重,弦高。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
沙河调
沙河调(本地梆)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老生(红脸)有顾锡轩等;小生有刘法印、张三旺等;武生有曹彦章等;旦行有刘玉梅、安金凤、徐梅兰等。

行当划分

四生即老生(须生,习称红脸,一般分为大红脸和二红脸)、小生(早期包括武生、小生、娃娃生;现已分开)、边生(二补生,即扫边老生,一般为次要角色,后逐渐并入老生行)
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包括花旦和闺门旦)、老旦、武旦(包括帅旦、刀马旦)、彩旦(丑婆)
四净是正净(也作铜锤、黑头;俗称大花脸)、副净(也作架子;俗称架子花脸)、武净(俗称武花脸;包括摔打花脸)、毛净(俗称毛花脸)
一丑是三花脸(丑)
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武戏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服饰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妆容

豫剧“浓墨重彩”的妆容,不论生旦净末丑何种角色,他们一律都用油彩上妆,而且画得很浓很浓。旦角一般都是杏核眼,眼线快挑到了耳根;樱桃嘴,都是那么一点点。生角画的各有不同,各种各样的脸谱更是五花八门,惟妙惟肖。

表演

乐器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与陈素真把板胡引进豫剧舞台,并进行了细微的改良,此后板胡就成为了豫剧的主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算盘子】【娶嫁】、【油葫芦】、【呓怔】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有【内】、【碰板】、【闪板】等。
【内】,也作【闷帘】,如【内导板】。
【碰板】,也作【顶板】,如【碰板三眼】。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慢板】、【流水】、【散板】。
【快二八】,系【二八】速度加快的一种唱法。由于旋律简化,也可用1/4节拍记谱。演唱时由一支鼓签领奏则称【单签二八】,由两支鼓签领奏则称【双签二八】。并在过门音乐中加奏击乐,上句过门加两锣,下句过门加三锣,因此习惯上又称【铜器二八】。其节奏紧凑,唱腔豪放,属梆子戏的粗犷风格。
【靠板】,也作【踢脚靠】,系【快二八】的一种变格板式。在上下句中的第一词组后面插入击乐点子,以配合武将的跨腿、踢靠等表演动作,起炫耀实力的作用。
【紧二八】,属【二八】板式的变化板式之一。仍用【快二八】一般曲调,只把速度加快一倍,在保持节奏相对严格的形态下,用散板体记谱,并在每个上下句之间,分别插入两锣(单句)、三锣或五锣(双句),主要用于表现急切、紧张、昂奋等情绪。
【摇板】,也作【紧打慢唱】、【紧拉慢唱】。属【紧二八】的变化板式之一。“紧打”即梆子以」=320—420拍快速连击;“慢唱”则指旋律的自由讴吟,合称【紧打慢唱】,特别长于宣泄悲愤、激昂的情绪。
【凳板】,也作【搬板凳】、【上板凳下板凳】、【板凳调】,属【紧二八】的变格板式之一。此板式一般认为源出沙河调《千秋灯》一剧中马彦章、田孟其二人脚蹬板凳所唱的一段唱段,以后传播开来,遂为此种唱法之代称。词的上句多为三三律,梆子快速击节,一字一梆,表现一种急不可耐的紧迫情绪。
【乱弹】,属【二八】板式的变化板式之一,句格和唱法与【五音联弹】近同,但音阶跳跃较大,唱句也不太规整,三、四、五句均可嵌入。
【联弹】,属【二八】板式的变化板式之一。多为二人对唱时所用,板起板落,不闪不跳,过门省略,四平八稳,曲调进行和【乱弹】十分接近,多出现在全剧结尾处。有【五音连弹】等唱法----。
【倒梆】,也作【倒三梆】,属【二八】派生板式之一。上下句均分为两节进行,每节插入一个三梆子过门,故名。
【呱哒嘴】,属【二八】板式变格板式之一。词格有四字、五字、六字之别,但以五字句为主体。可单独组合唱段,也可与一般【二八】、【流水】交织演唱。基本规律为眼起板落2/4拍。常用于观阵、夸将等情景。
【快板】,也作【狗撕咬】、【乱八句】,属【二八】板式变格板式之一。节奏形式与【二八连板】相类,但须二人对唱,近乎争执、争吵,愈唱愈烈。
【二八连板】,属【二八】板式变格唱法之一。要求【闪板】起、【顶板】落,并调整、省略句与句之间的过门。演唱中常与【二八】板式交织混用。
【二八垛子】,属【二八】板式变格唱法之一。要求板起板落,即【碰板】起、【碰板】落,其与【二八连板】的主要区别即在于此。演唱中常与【二八】板式交织混用,尤长于表现坚定有力的宣叙。
【慢板】,也作【三眼】。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有【慢三眼】、【中三眼】(【中慢板】)、【快三眼】(【快慢板】、【金钩挂】)、【反快三眼】(【反金钩挂】)、【连环扣】、【哭剑】、【七折】、【五音】等板式。
【慢三眼】,属【慢板】的变格板式之一,即速度比正常【慢板】慢一倍。曲调和节奏则增加了许多装饰性变化,从而使旋律更加柔婉、俏丽、深沉、隽永。此种唱法最初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但仍称之为【慢板】(【三眼】);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于一般【慢板】唱法,方以【慢三眼】称之。
【中三眼】,也作【中慢板】,即一般【慢板】板式。区别于【快三眼】和【慢三眼】等板式。
【快三眼】,也作【金钩挂】、【快慢板】,由【慢板】速度转换成快速度的唱法。传统程式中的【快三眼】是把中间的八梆大过门全部省略。由于速度很快,因而旋律需要简化,节奏需要明快,曲调力求少用花腔,形成一句接一句,字字相连,丝丝入扣。在传统程式中,虽有这种完全不用上下句之间八梆的典型唱例,但为数极少。大量的是基于人物情感和场景动作和舞蹈的需要,有时也用两梆,四梆和全过门的唱段。【快三眼】与【慢板】比较,除速度有慢速和快速之分,旋律、节奏有简繁之分之外。其起腔,上下句极其变格、【转板】、【压板】、【送板】等基本程式和变化规律也与【慢板】相同。
【反快三眼】,也作【反金钩挂】,属【慢板】变化板式之一,系【快三眼】的变化形式。其结构与【快三眼】略同,所别者,即上下句第一词组(三字)密集排列于慢板之中、末眼,使唱腔搭口紧凑别致,习惯上称这种唱法为【反快三眼】。
【连环扣】,属【慢板】变格板式之一。其整个唱腔结构与【慢板】同,只把上下句“八掷过门”删去一半(四拂),演员直接搭唱,环环紧扣。
【哭剑】,属【慢板】变格腔式之一,源自《哭商剑》(即《头冀州》)中苏妲己哭剑时的唱腔。曲调哀怨悱恻,其三唱、三说、三哭的结构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
【七折】,也作【七韵】,属【慢板】变格腔式之一,源自《春秋配·捡柴》一折和《白蛇传·断桥》一折中的唱腔。其特点是头句上韵唱词由七个乐汇组成和排序。
【五音】,也作【五音头】,属【慢板】变格腔式之一,系旦角专用唱腔。头句唱腔起伏跌宕,婉转优美,曲调别具一格;第二句则是变化了的“花腔过板”;第三句方转入一般【慢板】唱法。其旋律概出于“河南讴”赝腔部分。
【流水】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
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慢流水】,属【流水】变化板式之一,速度上比一般【流水】较慢。
【快流水】,属【流水】变化板式之一,速度上比一般【流水】较快。
【流水连板】,属【流水】变化板式之一。
【两锣赞子】,属【流水】变化板式之一。
【散板】,也作【非板】、【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散板类有【散板】、【滚白】(【哭滚白】)、【导板】(【裁板】)、【回龙】(【倒板】)、【叫头】(【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滚板】,也作【滚白】、【哭滚白】,属散板一种变化板,无板无眼、半说半唱的一种表现悲痛之极的哭诉念白。因为常常是许多句连在一起,念时一句接一句,字字紧追,句句相连,节奏短促,扣人心弦。
【导板】,也作【裁板】,属于唱段开唱头句,起到起腔的作用,有引导之意,故称。
【回龙】,也作【倒板】,系豫剧中一种击乐过门程式。其使用是在【散板】或【摇板】唱腔之后,下韵甩腔叫起【导板】时,经【回龙】而导入其他板式。一般唱腔形式为“【导板转回龙】”
【叫头】,也作【叫板】,有【三叫头】等样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类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散板类的【滚板】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综述
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  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国初)三大须生
陈玉亭、刘金亭、程玉亭
豫西十八家老国公
老生:老盛三、刘喜连、张姐、张庆员
旦行:张小无、列灿柔、老百合、纪喜来、大金城
花脸行:李合群、况膏云、老庆和、鲍公义、李留柱
丑角:老赵奶、唐诚、黄曹城
小生:郑金城
(民国)豫东五杆旗
大花旗:花桂荣
大红旗:唐玉成
杏黄旗:黄儒秀
雪白旗:刘玉梅
小蓝旗:陈素花
(民国)十八兰
组一:毛兰花~崔兰田、王兰琴、郭兰仙、祁兰芳、李兰菊、罗兰梅、汪兰、秦兰花
组二:车兰玉、黄兰祥、范兰荣、司兰荣、张兰宝、冯兰青、刘兰玉、马兰凤、周兰凤
(建国后)三鼎甲
1950年代:陈素真、常香玉、桑振君
(建国后)汴京三王
王敬先、王秀兰、王素君
豫剧皇后:陈素真
豫剧大王:陈素真
民国豫剧小皇后:宋桂玲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逝世后国务院追封)
台湾个人荣誉称号
豫剧皇太后:张岫云豫剧皇后:王海玲
豫剧小天后:萧扬玲
桑振君

豫剧梅花奖获得者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排名不分先后  。
姓名
剧团
王红丽(二度梅)
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章 兰(二度梅)
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李树建(二度梅)
河南省三门峡市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
汤玉英
河南省豫剧三团
王清芬
河南省豫剧二团
牛淑贤(梅花奖榜首)
河北省邯郸东风豫剧团
虎美玲
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
胡小凤
河北省邯郸东风豫剧团
李喜华
湖北省襄樊市豫剧团
李金枝
河南省豫剧一团
谷秀荣
河南省豫剧一团
陈淑敏
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小香玉(梅花奖榜首)
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朱巧云
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周 桦
甘肃省兰州市豫剧团
张春玲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朱桂芹
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颜永江
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金不换
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苗文华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汪荃珍
河南省豫剧三团
贾文龙(梅花奖榜首)
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新花
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杨红霞
河南省豫剧三团
王 惠
河南省豫剧一团
刘晓燕
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田 敏
河南省豫剧二团
郭英丽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徐俊霞
河南省豫剧一团
楚淑珍
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张虹
江苏省梆子剧团
燕凌
江苏省梆子剧团
豫剧作家
罗列分布在大中华区历史上以及现存的部分主要豫剧团,按照各省(市、区)字母顺序排列如下:
武汉市豫剧团、襄阳市豫剧院、十堰市豫剧团、老河口豫剧团、湖北省豫剧团等。
西安市豫剧团、狮吼剧团、民众剧社、渭南豫剧团、咸阳市豫剧团、宝鸡市豫剧团等。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古装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玉虎坠》、《十面埋伏》、《南阳关》、《金囍记》、《贺后骂殿》、《对绣鞋》、《天国盛会》、《秦雪梅》、《三上关》、《女贞花》、《劈山救母》、(《香囊记》又名《抬花轿》)等。
1949年以来,以改编传统、移植改编的古装剧有《红娘》、《花木兰》、《宇宙锋》、《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五世请缨》、《七品芝麻官》、《打金枝》、《三哭殿》、《大祭桩》、《刘墉下南京》(即《刘公案》)、《五女拜寿》、《冥梦泪》、《大登殿》、《白蛇传》、《程婴救孤》、《清风亭》、(《玉簪记》又名《必正与妙常》)等。
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海峡两岸豫剧界又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香魂女》、《焦裕禄》、《中国公主杜兰朵》、《铡刀下的红梅》、《花嫁巫娘》、《秦少游与苏小妹》、《武后与婉儿》、《龙宫奇缘》、《美人尖》、《田姐与庄周》、《斗笠县令》、《龙门大佛》等。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河南大学豫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